»

华人在美国:地球两极的寻梦者

    海外文摘  
海外老年人环境问题国际学生移民大麻大麻合法化海外中国人海外文摘标签海外Live-in Caregiver Program健康job hunting安大略省有条件担保永久居民移民故事住家保姆项目语言能力学签阿尔伯塔省留学教育留学生就业Live-in Caregiver
摘要

周励,一位曾经的北大荒知青,美籍华裔商人与著名作家,她的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90年代曾在中国引起轰动,被誉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近年来她四次前往南极和北极探险。“我喜欢100多年前的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Ernest Shackleton)的一句话:人活着就是要得到生命最好的嘉奖,而最大的失败就是不再去探索。”

1-20161201-zhouli

2016年7月1日周励在北极点展示五星红旗,背景是俄罗斯50年胜利号。 (本文图片均为周励提供)

来美国30年,我走遍了全世界差不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为我觉得旅游会赋予人激情。旅游的途中还可以一个人安静地读书。几年前我开始读一些欧美探险家的书,尤其是100多年前前往南北两极的那些探险者,他们很多人都死在途中。有时候想一想,在浩瀚的宇宙太空,地球真的就像是一个蓝宝石,它的南北两极被冰雪覆盖,一百多年来,欧美探险家为揭开两极未知的面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现在,探寻那些人的足迹成了许多极地探险爱好者的梦想。

2-20161201-zhouli

南极德雷克海峡的巨大浮冰。

 

2012年12月是我第一次南极行,那年恰逢英国罗伯特·斯科特船长探险队抵达南极点遇难100周年;2016年2月春节是我第二次南极行,那年恰逢1916年沙克尔顿探险队冰海求生、史诗救援100周年。 2013年我和朋友们第一次去北极圈斯瓦尔巴岛,正是挪威探险家、首次抵达南极点的罗纳德·阿蒙森发现北极西北航道110 周年;2016年初夏,我乘坐俄罗斯50周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驶往北极点,今年正逢著名探险家南森1896年乘“弗雷姆”号首次横跨北冰洋航120周年。

探险游轮基本都没有网络和手机信号,但这个过程里面,你可以沉迷历史,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回想2012年到2016年我的四次南北极之行,它们是我一生都不会忘却的经历和体验。

本文禁止住转载。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时光在路上 www.timezls.com)。时光在路上保留所有权利

 

3-20161201-zhouli

南极的企鹅和纯净的世界。

本文禁止住转载。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时光在路上 www.timezls.com)。时光在路上保留所有权利

 

初探南极

2012年12月初,我和几个好朋友从美国飞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再换乘专机飞到火地岛首府乌斯怀亚。

从风景如画的乌斯怀亚登上美国小邮轮“银海探索号”,新老朋友在船长的欢迎酒会上喜欢互相询问:“你为什么会来南极?”有人是因为看了法国的《帝企鹅日记》,有人是因为阅读了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或看了电影《沙克尔顿冰海求生记》。一位澳大利亚记者和我讲起攀登珠峰的探险家乔治·马洛里 —— 1924年6月马洛里在距离珠峰顶端仅274米处坠崖失踪,直到75年后BBC探险队才在珠峰北坡发现马洛里的遗体。

 

本文禁止全文转载。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时光在路上 www.timezls.com)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总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英雄人物在激励着自己,那种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冲动让我们每个人都很兴奋,大家簇拥在甲板上一起激动呼唤:“Antarctica, We are coming ! (南极,我们来了!)”

当时虽然携带了许多御寒衣物,但这里11月到2月是夏季天堂,在阳光下感觉是纽约的冬天。抵达德雷克海峡的时候,我们都被桌状的冰川惊艳到了 —— 那些巨大的冰块长200米,就像一张冰雪巨桌,漂浮在落日映照的绯红色海面上,晚霞漫天,比BBC《冰冻星球》的画面更加绚丽震撼。一会又看见漂浮在海面上的犹如冰激凌形状的巨大冰川,夕阳把冰川染成耀眼的金黄色,冰川角下几十只阿德列企鹅就像排着队的步兵一样,一个个往碧蓝的大海里跳。

本文禁止无授权转载 - 时光在路上 www.timezls.com 保留所有权利

我们的探险队长苏珊毕业于哈佛大学,她说:“在南极企鹅面前,铁石心肠的人都会变得柔情似水。”南极条约规定游客必须与企鹅保持5米距离,但南极的五大企鹅 —— 帝企鹅、王企鹅、金图企鹅、帽带企鹅和阿德列企鹅,根本不怕人, 经常主动煽动翅膀憨态可掬地靠近游客,我当时抓拍了不少好照片。

那次“银海探险号”上有132位主要来自欧美的游客,其中10位华裔同胞, 香港原政务司长唐英年夫妇和我正好乘坐同一个橡胶冲锋艇登陆。当时唐英年竞选香港特首失利,带着太太来南极散心。在香港曾是头版新闻人物,但在游轮上,他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游客。他在餐桌上跟我们讲:“权力,财富和荣耀, 都是过眼云烟,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纯净的地方,大自然让人充满敬畏,这是我和太太的朝圣之旅。”

 

4-20161201-zhouli

元宵节登长城站

 

2012年那次银海号船上95%都是欧美游客,所以船方没有安排登长城站,这给我留下很大的遗憾。另外,我也一直向往沙克尔顿的长眠之地南乔治亚岛,这两个原因促使我报名参加了2016年春节、200名中国人包租法国庞诺邮轮去“南极三岛”巡游,中间长城站是重要的登陆点。出发前我和上海老科协的会长陈积芳在外滩5号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慧根博士见面,他不久前在澳大利亚陪同习近平主席登上雪龙号考察, 听说我要去长城站, 惠根立即用手机拨长城站的直通电话安排接待,让我非常感动。他还特意安排我和原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等北大荒老友登上雪龙号,让我们参观中国极地考察的历史。2009年杨慧根博士出任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长兼首席科学家,率队在“冰盖之巅”冰穹A建立昆仑站,为人类南极考察史留下宝贵的物质遗产。

今年2月22日,充满喜气的元宵节,我们抵达了乔治王岛,那天一大早,我们就坐上冲锋艇,远远眺望长城站,心潮澎湃。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长城站张林站长、邵晖副站长、科考组长兼翻译冒着寒风在长城湾登陆口亲自迎接我们,几乎是给了我们国宾规格的接待。在会议室,张林队长赠送给我们珍贵礼物:今年第32次科考队全体越冬队员签名的队旗和登长城站证书。

本文禁止全文转载。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时光在路上 www.timezls.com)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长城站位于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1984年中国政府派出591名海军官兵与科考队员一起,在乔治王岛升起南极第一面五星红旗,建成长城站,使中国在1985年10月获得了《南极条约》协商国席位。

南极之行后,我回来写了一篇“极光照耀雪龙英雄“的特写,刊登在美国《侨报》上,最近我又写了一篇“穿越百年,行走南北极”的连载报告文学。

 

5-20161201-zhouli

本文禁止全文转载。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时光在路上 www.timezls.com)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远征北极点

本文禁止全文转载。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时光在路上 www.timezls.com)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年我和一群朋友乘坐“银海号”去过北纬81度的斯瓦尔巴群岛,那里的冰山像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有融化的冰盖、北极熊、海象,特别是瑞典探险家安德烈气球坠落后的殉难遗址,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还第一次在北冰洋冰泳,但那次没有进到北极点。所以在今年7月初,我决定再去一次,这次一定要进到北极点。

6月27日,我们从赫尔辛基出发,飞抵前苏联北方舰队基地、北极圈终年不冻港摩尔曼斯克(MURMANSK),然后从这座被称为“小圣彼得堡”的海港城登上俄罗斯50年胜利号破冰船,远征北极点。这次航程(6月27至7月08)有20名中国游客、30名美英瑞典澳洲籍的游客,还有23名德国游客、18名俄罗斯游客、20名日本游客,共约110人,大家组成了一个欢乐的国际大家庭。船上装有两个核反应堆和卫星导航,排水量2.6万吨,破冰厚度3-5米,是世界上最新、最大、最先进的核动力破冰船。自从2008年普京揭幕开航仪式以来,已经载过1万名极地爱好者前往北极点探秘。

6月28日,我们穿越巴伦支海 ,大家站在船头,谈论着以前从16世纪开始的那些探险家,尤其是最早的荷兰探险家威廉·巴伦支,他一生致力于开拓北冰洋东北航道,1596年发现熊岛,后来在返回荷兰的途中因饥寒交迫不幸殉难。300年后人们才发现他过冬的洞穴和他的北极航海手绘图以及死亡日记。再看看我们眼下的航海条件,大家都感到一种幸运和感恩。

在北纬82度,遇见第一只北极熊,全船沸腾。破冰船悄悄移近那头可爱肥硕的公熊 ,它好像毫不在意。北纬83度又见刚猎食过海豹的北极熊带着一对小宝贝嬉戏玩耍,其中一头小熊突然跑到我们船头,站起身好奇地望着我们,纯美可爱,如梦如幻!那一瞬间,心醉了。

北极虽然不像南极那样梦幻唯美,但更加大气磅礴。大家站在50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的船头,凝望北冰洋的冰盖被船头轰隆切割开来,冰崩地裂,惊心动魄。

7月1日到达北极点后,我和团友们在白雪冰原上自豪地拉起五星红旗,然后参加船方组织的北纬90度跳海冰泳活动。十几个游客报名,我是其中一个。参加冰泳的人紧挨着船头排队,大家心情激动,又难免有些害怕。2013年我在北纬81度斯瓦尔巴群岛零度北冰洋冰泳过,海水苦咸,冰寒刺骨,那次我是唯一跳海的中国人,真心体会到了当年泰坦尼克号遇难者生命的最后瞬间。

这次北极点冰泳比上次更让我激动,因为我想到了俄罗斯在北极点以下4261米、我即将跳下的海底插上了一面能保存100年的1米高钛合金国旗,2007年俄罗斯的这一举动引爆北极争夺战,全世界1/4的石油和天然气蕴藏在北极地区的海底,中国北极科考从那时起也异军突起,目前已在北极事务中担任重要角色。这是我的“见证竞争,亲历历史”的时刻,这也是我当时的念头。然后我一咬牙跳入冰海,冰水瞬间覆盖头顶,浑身感到被冰渣包围箍压,刺骨地痛,但我还是向前方冰海游了一些。在北冰洋零下1.5度浸泡10分钟就足以丧命,游泳时我的泳帽被浪花卷走,为了环保,我几次试图游出去抓回来,也成了全船十几位跳水者冰泳时间最长的一个!那是一种超越人体极限的体验,冰寒彻骨,死神扼喉,在白色浮冰环绕中游泳,真正感受到那些探险先驱们是如何在极地冰寒中活活冻死的瞬间。

爬上岸立即服用医生送上的伏特加酒,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只要行动,梦想即可成真!回到纽约,许多朋友问我有什么感想?我发了以下微信:“我的北极点感言:为什么要去北极点?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对一切与物质无关的事物充满兴趣?也许。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血液里的激情;是心灵与历史人物的对话;是读万卷书、行走天下的勇气和理想。”

本文禁止全文转载。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时光在路上 www.timezls.com)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来源:美国侨报

本文禁止全文转载。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时光在路上 www.timezls.com)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作者:管黎明

时光在路上扫码阅读、分享
  • 版权声明:该文章由 时光在路上 发表,共 3626字。除非特别标注来源,否则为原创。详见《版权声明》部分。
  • 转载请注明:文章标题和文章链接 - 时光在路上 - 也可直接“复制本文链接” 或 使用右边二维码分享本文 →